市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经济持续向好。对此,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建强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全力抓经济、聚力抓发展,落实落细“稳经济运行33条”等各项政策,持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实现了一季度的开门红。
经济运行亮点多
一季度我市经济实现开门红,得益于我市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靠前发力,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奋力拼搏和辛勤付出。
【资料图】
一是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整体经济连续4个季度持续向好,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上年全年加快4.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增速1.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9.01万人,好于前两年同期水平,1—3月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5.8小时、46.2小时、47.1小时,呈逐月提升态势。物价温和上涨,涨幅始终保持在2%以内。这反映出我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取得积极成效,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是生产需求明显改善。从供给端看,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上年全年回升4.1个百分点,39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长,增长面69.2%;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1%,比上年全年加快2.7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消费和投资都在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降转增,一季度增长6.5%,比上年全年回升11.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21类商品零售额中有14类增长,占到2/3。这几个主要指标的回升幅度都比较大,说明生产需求的改善是比较明显的,有力地推动了整体经济运行的好转。
三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工业看,12条重点产业链带动作用突出,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0.4个百分点,占比达到79.5%,比上年全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8条产业链增速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从服务业看,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0万标准箱,创同期历史新高,增长9.0%;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29.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7.4%,快递业务量增长19.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4.5%;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9.2%,比上年末加快1.2个百分点。从投资看,调结构补短板作用有效发挥,一季度制造业、基础设施等实体领域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领域投资增长49.5%。从消费看,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1.5%和10.2%。可以说,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继续保持了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新动能底盘持续做大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调结构、促转型,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壮大,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市新动能底盘持续做大,为经济增长和韧性增强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4.7%和25.3%,分别比上年全年提高0.5个和0.9个百分点。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光纤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8倍、77.2%和19.0%。1—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5%和22.2%,快于规上服务业6.4个和15.1个百分点。
二是高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8.6%;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1.9%。
三是新业态持续活跃。线上零售快速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长10.1%,拉动全市限上社零额增长3.0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迅速发展,一季度通过天津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申报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9.6%。
消费市场恢复势头强劲
我市不断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今年确定为“天津消费年”,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京津冀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加速释放,有效提升了我市消费市场活力,天津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浓。一季度,我市消费市场恢复势头强劲,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各项促消费活动取得实效。一季度,我市发放“津乐购”政府消费券1.26亿元,拉动消费38.23亿元,撬动比达到1:31。在此带动下,汽车消费明显好转,限上零售额增长6.1%;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服装、家电等商品零售额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明显回暖,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52.8%和28.4%。商务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重点监测的320家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增长11.1%,各大商圈销售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二是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从实物消费看,新能源汽车(55.0%)、智能手机(15.7%)等绿色智能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快速增长。从服务消费看,全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6.3%,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0.4%。
三是文旅消费加快升温。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70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均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第32届天津运河桃花节、“津遇和平·海棠花节”等活动精彩纷呈,点燃了春日消费市场。“海棠花节”前3天,金街、五大道等主要景区商圈日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近4倍,文旅综合收入增长1.5倍,区域大型商超销售额增长近四成,餐饮营业额平均增长2—3倍,高端酒店入住率达到90%以上。
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快
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传递出抢抓机遇、提振信心、优化环境,大力支持和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今年以来,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季度,全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7.35万户,同比增长21.2%,占全部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99.5%。规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3%,快于全市规上工业4.2个百分点。限上民营批零企业销售额增长17.3%,快于全市限上销售额4.5个百分点。限上民营住餐企业营业额增长34.9%,快于全市限上营业额2.6个百分点。
(记者 张璐 制图 孟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