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手机都看得出,大学生的改造真好用!”“大热天不用来回去大棚,真是省心不少!”近日,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洞桥镇和高桥镇的不少村民为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那么热的天,大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真是能吃苦。”
这个暑假,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海曙区各村镇的田间地头,他们在深入了解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各式各样“私人定制”的数智化改造方案。小到教老人使用手机操作相关软件,大到帮村里调试精准灌溉系统。
实践团指导老师、宁波财经学院副教授张育斌每天都要带着学生们深入田间,顶着三十六七度的高温,挨个对流量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汗水早已湿透衣衫,师生们却浑然不觉,这已经是张育斌带学生下田地社会实践的第4个年头了,烈日高温早已习以为常。
(资料图片)
今年该实践团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检修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前置数据源——超声波水位计,这也是张育斌团队开发研制并负责安装的。
“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提供前置数据基础,通过测量断面从底层到表面的不同层面的流速,能有效跟踪、测算、分析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提升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张育斌介绍。
“万用表给我一下,我测一下电路正不正常。”“做好基础工作,就是为了确保测量出来数据的准确性,对待任何工作,都需要十分严谨”……检修的过程对实践团来说,也是一堂深入农田的教学实践,问题设备成了真实的教具。
“农业现代化需要很多高科技,在乡村的这几天实践,让我看到了未来就业的新方向,农业机械化、农业数智化的大趋势给我们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实践团负责人陈子坚感慨道:“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感知了国情社情,更了解了所学技能的应用途径、社会价值,对自己未来发展更有目标、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实践团成员主要来自宁波财经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工科类专业,他们除了为当地村民提供相关的农业技术支持外,还给当地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APP部分功能使用、电子医保使用、智能手机乘车、网上买菜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
“暑期社会实践将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有机融合,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到了数字农业的现状和未来,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张育斌说,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现代化,他希望广大学生能够俯下身子做学问,积极将所学所长用于乡村、服务乡村,将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陈泓渊 李晓鹏)
宁波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田间调试设备 学校供图
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检修设备 学校供图
宁波财经学院师生把实践课堂搬到农田 学校供图